作者:佚名
【药源按】药源基本上同意生物谷2013年1月30日的点评,特给予转载。
前三条消息:
1.医药研发与临床应用“大数据”时代到来
2.FDA是否监管医药App应用争议再起
3.药交所模式推广,忧喜参半
1.1月28日消息,最近,美国有几家专门为医药行业做数据建模的创业型公司纷纷获得了投资。其中,Tracker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网络工具,网址是http://www.gobalto.com/tracker_a,与美国INC research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获得1200万美金的风投。Syapse和NextBio是用来建模理解基因组数据(omics data)的网络工具,Syapse已被研究人员用于一种脑瘤的生物标记物(biomarker)的预测,网址是http://www.syapse.com/ ,获得300万美金的风投;NextBio与英特尔有合作,网址是http://www.nextbio.com/b/nextbioCorp.nb,获得800万美金的风投。
点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药行业的"大数据"分析的公司也纷纷登场。正面的意义在于,研究人员正尝试用一种更加量化的方式来理解疾病;负面的意义在于,很多情况下对"大数据"的理解并不准确,实用价值有限。但不管是真的技术突破也好,或者仅仅是一个技术泡沫,“大数据”技术将获得极大的关注,并被试图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究竟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2.1月28日消息,美国的研究者开始对智能手机上与医药相关的app应用的效果做研究,发现一个依据用户上传的皮肤图片诊断皮肤癌的应用会把30%的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由此引发了FDA是否应该对医药相关app应用进行规范管理的争论。
点评:如果FDA出台规定要求医药app应用的上市进行申报的话,相信中国的SFDA也会紧随其后对相关市场进行规范的。在医药行业做事,是需要随时准备好报批与接受监管的。
3.广州日报1月29日消息,广东拟建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的详细的信息被披露,是由政府制定规定,建立一套机制,由第三方交易平台来交易,医院和企业像在股票交易所一样相互竞价买卖药品。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中立服务组织,只提供交易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它提供药品信息发布、在线采购、在线交易、在线支付、药品跟踪、配合地面仓储和物流等。
点评:报道并没有说这种药交所模式是否用来代替省级基药集中招标模式,很可能只是用于非基药招标。与基药的省级集中招标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用于基药采购并没有优势。首先,药交所模式大药企话语权大大增加,与集中采购相比会导致药价虚高;其次,基药采购省级集中招标模式所遇到的中标药物劣币驱逐良币、供货短缺、医生使用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并无法通过药交所模式解决。不过,如果药交所模式用于非基药采购,确实比原来的“医院各自为政的招投标模式”透明度更高,更有利于降低药价。
4.中国新闻网1月29日消息,根据由波士顿咨询公司协助撰写的《在中国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型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研究报告,中国近五年来生物技术药的比重仅停留在5%左右,远低于全球医药市场的17%的生物技术药比重。
点评:一个是5%,另一个是17%,生物药行业从业者需要了解的两个最基本的数字。
5.中国新闻网1月29日消息,由于新农合报销比例加大,浙江出现医保资金不够用,医院要倒贴的现象。
点评:目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从后付制转为预付制,医保经办机构每年向定点医疗机构划拨一定的总额。在此基础上,医院有结余则留用,超支部分则与医保机构分担。在这种情况下,预付的总额预算要经过认真调研,较为合理才行,或者预付的总额要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否则的话,医院一直倒贴下去,还有人愿意当医生吗?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