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的2022终于成为历史,在新冠肆虐、生物制药下行周期的双重压力下制药工业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
今天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普朗克研究所的法国生物化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家Jennifer Doudna教授
Continue reading …今天EMA批准了赛诺菲的纳米抗体药物、Cablivi(通用名caplacizumab) 用于治疗一种叫做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的罕见病,这是也是首款aTTP药物。
Continue reading …2017年FDA共批准了42个新分子药物和2个CAR-T疗法,是历史上少见的丰收年。诸多高新生物技术完成漫长的转化过程开始进入市场,以Kymriah、Yescarta的上市为标志。基因疗法有望短期内上市治疗某些视网膜疾病,在血友病、SMA治疗的早期疗效也非常激动人心。RNAi在几度沉浮后终于显示上市潜力,而mRNA技术也开始进入临床。
Continue reading …今天《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发表一篇阿斯列康和赛诺菲科学家合作撰写题为“指挥演化:新药发现下一次革命?”的文章。该文介绍了利用演化基本原理发现新型药物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文章介绍不少现在产生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新技术。虽然现在离高速突变、自然选择合成结构复杂小分子药物的理想状态还有不少技术空白需要填补,但这个领域也确实初具规模。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的《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发表一篇短文介绍现在合成致死靶点的系统筛选。随着RNAi技术的更加精准和CRISPR技术的出现,大规模体内、体外筛选单个基因剔除对肿瘤细胞生存影响成为可能。如果这种单基因剔除试验在两种细胞(一种有肿瘤常见突变、另一种无突变)进行,则可能找到合成致死配对基因。
Continue reading …新药的竞争异常残酷。和很多其它传统行业如汽车、电子产品不同,新药对产品区分有非常高的要求。竞争中领先的产品或者早于其它产品上市,或者优于其它产品,即大家常说的同类第一(first in class, FIC)与同类最优(best in class, BIC)。没有区分又上市较晚的产品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Continue reading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最近报道,在一个适应性的I-SPY 2二期临床试验中,艾伯维的PARP抑制剂Veliparib和卡铂联用作为辅助疗法,对于复发风险高的三阴性乳腺癌和标准疗法相比明显提高了疗效,但同时也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Continue reading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制药工业当下最大的开发热点之一。CAR-T的发展史曾经遭遇过几次过山车般的历程,而这些惊险多半与安全性有关。CAR-T的制备过程就存在极大风险。
Continue reading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Malcolm Macleod教授以及合作者统计了1992年至2011年发表的2,671篇文章的动物实验结果,结果发现这些实验中只有25%的动物入选是随机的,30%的实验设计是双盲的,少于1%的实验计算过达到统计学显著所需的样本量。
Continue reading …继江苏恒瑞在2013年4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交了首个基于曲妥珠单抗和DM1的ADC药物(SHR-A1201)的临床实验申报(IND)之后,包括烟台荣昌制药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RC48)等多个ADC类药物也向CFDA提交了临床申请。
Continue reading …北卡州立和北卡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Angew Chemie(应用化学)杂志上报道一种能把“魔法剪刀”CRISPR-Cas9有效地送入细胞核的纳米技术。这种被称为“DNA纳米纱团”的药物输送载体需要根据CRISPR-Cas9的单导RNA(single guide RNA)序列“量身定做”,合成的单链DNA随后自组装形成能吸附CRISPR-Cas9复合物的“DNA纳米纱团”。
Continue reading …本周《自然》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在分析5303例汉族女性重度抑郁患者和5337名对照的DNA序列后发现两个和重度抑郁相关的基因序列。一个紧靠SIRT1,另一个是LHPP的内含子。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把重度抑郁和某个基因序列可靠地联系在一起,为以后药物开发打下基础。
Continue reading …7月8日,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医院Seidman癌症中心的首席医学官(CMO)Julian Kim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免疫疗法杂志》(Journal of Immunotherapy)上报道了一种新的过继T-细胞治疗技术。Kim团队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清除的淋巴结中提取了T细胞,他们把这些对黑色素瘤细胞敏感的淋巴结T细胞在实验室活化并大量增殖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