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赛诺菲最近宣布,放弃旗下两款在研产品的继续开发,这两款药物分别是PARP抑制剂iniparib和抗凝血药物Otamixaban,他们的III期临床实验结果均没有达到预计实验终点。
Iniparib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ARP)抑制剂,在最新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身上进行的ECLIPSE临床试验发现,将这款药物加入化疗中对主要疗效指标总生存期没有明显影响。赛诺菲表示,这款药物治疗对铂类药物无效的卵巢癌II期临床试验结果也显示呈阴性。考虑到Iniparib已在2011年的乳腺癌III期临床试验中失败,公司决定全面放弃这款药物的研发。
Iniparib的开发失败并不意味着PARP抑制剂的全面失利,因为多个报道证实iniparib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ARP抑制剂。在最近从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几个处于研发早期的PARP抑制剂就显示积极结果,其中包括Tesaro公司的Niraparib、BioMarin公司的BMN-673、以及Clovis Oncology的Rucaparib。
与此同时,赛诺菲基于令人失望的TAO试验研究结果,决定放弃静脉注射型Xa因子抗凝血药物奥米沙班的研究。在这项临床研究中,奥米沙班在降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死亡率或心脏病发作上,劣于现有的治疗药物肝素和默沙东的依替巴肽(埃替非巴肽)。
奥米沙班在一项早期的NSTE-ACS II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混合结果,这款药物有更少的心血管事件发生趋势。但当时,临床医师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使用另外的静脉注射药物提出质疑,因为已经有可供选择的静脉注射药物,如依诺肝素和比伐卢定。
2009年当赛诺菲以5亿美元将Iniparib连同BiPar Sciences一块收购时,Iniparib一直被视为潜在的重磅炸弹级产品。但一连串的阴性试验结果使先前的销售峰值预测削减,下降到约3亿美元。同时,奥米沙班作为一款将能满足药效短且能被逆转的速效抗凝需要的产品,也曾预示着一些伟大的事情。在SEPIA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之后,其销售峰值预测也相应缩减到大约每年2.5亿美元。而现在,这两款产品均被彻底放弃。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Pingback: 流血的抗凝血药物市场 | 美中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