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现在国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新药研发项目当属PD-1和PD-L1抑制剂。我们今天介绍一下国际大制药集团是如何快速、高效把机会变成利润的。不管你对大集团的创新能力有何看法,我相信你了解了PD-1抑制剂的开发后会至少对这些公司大规模整合资源,快速占领每一寸市场的执行力叹为观止。中国的制药企业要参与这个档次的竞争还有很长路要走。
默克现在如果要改名叫PD-1有限公司估计相当数量的股东会同意。MK-3475,即lambrolizumab, 是默克产品线里的白雪公主。虽然施贵宝首先把PD-1抑制剂nivolumab推向临床,但默克很快嗅出了PD-1的潜力,迅速展开了一个1000人的一期临床,颠覆了传统的一期临床只是测药物耐受性的模式,而是直接盯着快速上市。接着MK-3475申请并获得了FDA突破性药物地位,保证FDA不会成为瓶颈,为上市挪走一个关键限速步骤。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抗癌药物第二个上市在竞争中会处于很不利位置。如果PD-1可行,lambrolizumab和nivolumab上市时间差别估计在半年之内,但不一定谁先谁后。Nivolumab现在还没有突破性药物地位,但获得快速审批资格。果然在一期临床黑色素瘤显示疗效之后,默克已经采用“滚动申报”(Rolling Submission),向美国FDA提交Lambrolizumab的“生物制品上市许可申请”。全部申报工作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Lambrolizumab在黑色素瘤显示很好的单方疗效,但默克显然不会停留在单方/单适应症上,而是迅速与葛兰素,安进,辉瑞,和Incyte等四个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分别与这些公司的其它抗癌药物联用寻求包括肺癌、肾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新疗法。这些疾病目前的市场总额在已有的、相对疗效较差药物控制下已高达450亿美元。如果Lambrolizumab能显著改善存活期,一来支付部门会同意支付更高药价,二来寿命更长的患者意味着更长用药时间,这两个因素可令Lambrolizumab成为年销售接近10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药物。
当然这些合作并非没有代价,除了销售合作伙伴要分成之外,同时开发这么多适应症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估计仅2014年,默克就会在Lambrolizumab投入近4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给大家一个比较,40亿美元是2012年斐济全国一年的GDP)。从已有数据看Lambrolizumab至少治疗黑色素瘤应该上市没有问题,但现在毕竟还早。新药历史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不利的事情。
这个案例可以给大家一个基本概念国际新药研发的竞争是咋个玩法。当然这种单个品种一年研发投入40亿美元的壮举只有默克这种土豪才干的起,但如何有效花出去这些钱也不是件容易事。除了胆识、经济实力你还得有完整的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在合作伙伴中的信誉、和FDA良好的合作关系等。参与这个级别的竞争的确是需要一定积累的。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