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上周五我们刚刚写过美中药源报道的新闻反映出当今世界新药研发的重点。今天Fierce Biotech的John Carroll恰巧也写了类似一篇文章。他引用《华尔街时报》专栏作家Helen Thomas今年早些时候的一篇文章,说新药研发个跟风现象很严重。比如癌症和免疫疾病药物占了整个世界新药研发的1/3,而这个疾病的预测市场仅占整个医药市场的17%。这种跟风心理造成研发资源过分向少数项目集中,即我们以前讲过的新药研发项目抢购风潮。癌症的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丙型肝炎药物,糖尿病药物GLP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是最近最为热门的项目。
这种不均衡有几个不良后果。一是大家以开发风险换取市场风险,其实并没有避开风险,只是换了一个冒险的方式。之所以很多公司追逐少量优质项目是因为这些项目的科学基础较为牢固,研发风险较小。但如果过多公司追逐同一项目,势必造成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影响投资者回报。这种短视行为是没有全面均衡新药整个风险,只看到短期的开发风险小于其它项目而忽略了长期市场销售的风险。另一个风险是热门领域的技术进展更为迅速,导致更好药物的出现也更为迅速。如果未来有更为有效的药物,你孤注一掷过分投入的领域可能被新一代的药品所占领,令你血本无归。当然一个不可忽视的可能是这些热门靶点也是me-too厂家最关爱的领域,大量me-too药物的涌入也会影响首创药物的市场表现。对于多个药物存在的适应症,药监部门也会更加严格而不必担心无药可用的局面,支付部门也可利用竞争杠杆压低药物价格。
大家哄抢优质项目必然导致一些市场很大的疾病无人问津。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家估计抑郁和精神分裂症有330亿美元的市场,而现在几乎所有大制药集团都离开了这两个领域,主要原因是研发风险很大。这两个疾病的动物模型都极其不可靠,所以过去10年几乎没有任何新机理药物诞生,令投资者心灰意冷。最近罗氏的Bitopertin在两个3期临床失败只能是雪上加霜。但是这些竞争少的疾病虽然技术难度更大,其它方面则占有很大优势。上面提到的热门项目的劣势则是这些冷门项目的优势。所以从长远看可能是更优越的选择。
这种跟风行为是人类的通病,只有真正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才会有勇气另辟蹊径,在别人胆怯时贪婪。当然并不是所有在热门领域竞争的公司都会失败,但是加入热门领域竞争绝对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尽管技术上的风险很小。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