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癌症是各国政府和制药工业投入最大的疾病,甚至超过了它应该得到的公平份额。现在制药界1/3的经费花在癌症和免疫疾病上,虽然这两个病的人数远远不到整个社会病患人数的1/3。美国肿瘤研究院的经费也大大高于其它疾病的政府投入,比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远比癌症影响更多人但这方面的政府投入只占癌症经费的1/10左右。按理说在这样大力度投入下,癌症的一些基本问题应该早就很清楚了,但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癌细胞和癌症是两个概念。我们很多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但并没有癌症,癌细胞只有在组织中达到一定数目并有特定微环境的支持才能成为癌症。另外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到底有什么不同。2000年有一篇影响极大的文章叫”The Hallmarks of Cancer”总结了癌细胞的六大特征,即自发增长,对抑制细胞增长信号耐受,逃避细胞死亡信号,建造增长微环境,无限分裂,和转移性。但后来有人指出除了转移性外其它五个特征良性肿瘤也有所以并不致命,甚至有人认为分裂增长是所有细胞的基本特征并非癌细胞的特征。最后最核心的问题,癌细胞是怎么来的?
关于癌细胞的起源人们从100多年前已开始研究。早期有两个主要的理论,一个是细胞理论,一个是组织理论。细胞理论认为癌症来自于一个癌变的细胞,所有其它癌细胞来自这个始作俑者。组织理论则认为是组织内的环境变化导致癌症,癌症是个组织疾病,癌细胞到正常组织是可以重新做人的。这两个理论早期势均力敌,但1953年DNA结构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这个格局。DNA的发现令分子生物学迅速崛起,主流的思路是生命中所有现象都可以用基因/DNA解释,这使细胞致癌理论成为绝对的主流,组织理论则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
组织理论的败北当然可能是因为科学的发展抛弃了错误的理论,但也有可能是我们手里有了个新锤子(DNA结构)所以所有问题都看着象钉子了。还有一个科学界的固有倾向影响这两个理论的平衡,即科学家大多是还原主义者,希望能从根基理解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最基本的元素(DNA),那么用DNA解释癌症成了最彻底的解决问题方式。当然存在这两个潜在的思维误区并不能证明细胞理论是错的,但的确提醒我们应该全面公正分析已有数据,尤其考虑到在消耗社会如此多资源后抗癌药的疗效还是非常不尽人意。
细胞理论又有几个分支。一个最主流的是所谓的体细胞变异理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 SMT),其一个分支是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理论。最近又有另一个表观基因假说,虽然尚未成为一个理论但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迅速开展。这个假说认为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细胞的重组(reprogramming)而导致癌变。组织理论主要是组织结构场理论(tissue organization field theory, TOFT)。这几天我们将分别介绍一下这几个理论。(待续)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