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在细胞理论成为绝对主流之前,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癌症是有一定市场的,当然当时这两个理论都有很大的猜测成分。但是随着DNA结构的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绝大多数肿瘤研究开始向细胞理论阵营集中,因而积累了远远多于组织理论的数据。但是大家公认的理论未必是正确的。在尼克松总统宣布向癌症开战后的40多年里,细胞理论几乎是癌症起源唯一的理论框架。可是癌症治疗在这40年间却进展缓慢,令有些人怀疑是不是我们从头就错了。自90年代起,一个叫做组织结构场理论(tissue organization field theory, TOFT)的学说悄然兴起。该学说认为癌症起源于细胞生存环境的变化(即场的变化),而不是细胞自身的变化。当然环境变化后细胞是会变异,但组织结构变化在先。
TOFT最关键的一个实验是把大鼠的细胞基质和上皮细胞分离后分别用致癌试剂和空白对照处理然后把两种细胞基质(致癌试剂、空白)和两重上皮细胞(致癌试剂、空白)配对组合共4种组合,结果发现只有细胞基质癌变的那两组产生了肿瘤,而癌变的上皮细胞在正常的细胞基质并无法生成肿瘤。TOFT支持者认为这个实验说明是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肿瘤而不是变异的细胞。但是这个实验并没有在另一物种上重复。在小鼠同样实验发现癌变的上皮细胞才能产生肿瘤,所以支持SMT理论。退一步讲,即便这个实验结果可以重复,一个实验也不足以推翻细胞理论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实验数据。
组织理论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生物机理支持。虽然该理论泛指细胞生存的组织环境变化是癌症的起因,但何种变化导致癌变、如何预测、检测这些变化、这些变化与肿瘤生物学其它理论的关系均无明确定义。虽然很多重要理论在成为真理之前也被主流所排斥,但是TOFT目前似乎并没有太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当然TOFT对SMT的质疑是有一定依据的。除了上次提到的那个基因变异的单细胞在正常组织诱发癌症这个关键实验缺失外,还有一些其它边缘证据有理由让我们更严格地考察SMT理论。比如有些癌症有相当大比例在自我康复率,在癌细胞消失过程中伴随组织结构变化。石棉是导致间皮瘤最主要原因,但石棉是固体,也没有诱导基因变异功能,但的确可能破坏某些组织结构。也有一些证据表明细胞基质的癌变对和癌症最为关键的特征,转移性,有一定关系。SMT虽然积累了大量数据,但很多研究是用二维细胞作为工具,而癌症只有在高度分化的复杂组织里才能存在。所以TOFT是值得主流研究和资助机构关注的。毕竟抗癌药的研发的确不尽人意,纳税人慷慨资助癌症研究这么多年应该得到更好的抗癌药。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