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本周Citeline推出一年一度的制药行业年度报告,有些关键数据值得分析一下。
首先是产品线里在研产品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和去年相比有7.9%的增幅,总数达到11307个产品。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大增幅(按绝对数目算),而其增长在临床前和1,2,3期临床均匀分布,显示整个制药行业的总投入在增加。从事新药研发的企业增长13.2%,达到3107家。大企业所占份额开始下降,前10名大药厂只贡献总在研产品的10.5%,而两年前这个数字是13.4%。只有1-2个在研产品的小公司有1646家,492家公司在过去12月内才注册。说明资本市场对高风险、高回报的生物制药公司依然认同。
50%的公司来自美国,29%来自欧洲,中国有85家公司,成为第八大新药研发势力(按公司数目,去年是第13),开始逼近南朝鲜的亚洲第二位置。
几乎所有疾病领域的在研产品数量都有所增长。抗癌药是在研产品数量最大的领域,在基数最大的情况下依然比去年增加4.9%,显示资本市场对这个领域的极大热情,也反应市场对这类产品的巨大需求。仅癌症免疫疗法药物就有989个之多。另一个热门领域抗凝药/心血管药物则增长微弱。生物仿制药第一次进入前20名,共有284个在研产品。根据目前上市生物仿制药的市场经验,很多专家预测多数在研生物仿制药不会坚持太长时间。
具体到单一疾病,乳腺癌成为最受关注疾病,共有440个在研药物,超过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这样超大适应症。游说机构和患者组织的不断宣传功不可没。乳腺癌虽然是个严重疾病,但其患者人数、死亡率、和每年死亡人数远远不是最严重的疾病。前15个最受制药工业关注的疾病有9个是癌症,至少投资者认为这是当今社会最亟需解决的健康问题。过去几年持续攀升的丙肝药物数量今年有较大下滑,可能是因为比赛结果已经出来,太靠后的厂家已没有希望参与竞争,故退出。
虽然小分子药物依然是主流,占据55%份额,但是生物大分子项目显著增加,占到27%,比去年上升13%。核酸类药物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些注射药物的增长是制药工业从重磅药物模式向罕见病、专科病药物转化的必然结果。对于慢性常见病,口服几乎是必要条件,但对于严重的专科病来说疗效和安全性比使用方便性更为重要,而注射剂的发现比口服药物要容易一些。
药物机理方面,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分别排名第一、第二,TNF alpha拮抗剂作为单独机理排名第7,利用免疫系统治疗疾病显然是当今一个主要方向。排名前10的除了上述免疫机理另有鸦片受体激动剂和COX2,其余都是抗癌机理。
排名第一的靶点是止痛药靶点鸦片受体mu1,另一鸦片受体kappa排名第四。大药厂已经纷纷退出止痛药的研发,所以这个排名多少出乎本人意料。不过排名前25的除了PI3K较新之外其它都是相当成熟的靶点,说明大多数从事新药研发的企业追逐的是研发风险较小的确证靶点。
总的来说2014的制药工业产品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充实,说明健康问题依然是当今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资本市场也对制药行业情有独钟。虽然Citeline没有给出数据,但我估计制药行业的绝大多数投入集中在极少数的几个项目上(如PD-1, PCSK9, CETP之类的未来市场领导者),多数厂家追逐的是投入小、回报小的成熟项目或投入较小的早期项目。不管怎样,产品线的增长对我们这些制药人来说是好事,说明医药行业目前还可以算是一个朝阳产业。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