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新闻事件】:Zalicus今天宣布将和生物仿制药公司Epirus合并,专注于生物仿制药的研发,新公司将使用Epirus这个名字。至此,用前沿筛选平台寻找已有药物的复方组合作为一个新药开发捷径的理念基本寿终正寝。Epirus在研项目包括Remicade®, Humira®,和Avastin®的仿制产品BOW015、BOW050和 BOW030。
【药源解析】:2000年化学生物学大鳄Stuart Schreiber的几个博士后看到制药工业日渐衰落决定挽狂澜于既倒,成立了CombinatoRX。几个文艺青年当年的想法是从头优化新药耗时耗力,不如利用别人已经优化好的上市药物。当然还在专利保护的药物无法使用,所以只能用专利过期药。但药物专利过期便有非常便宜的仿制药上市,你如何挣钱呢?他们的思路是如果我有最先进的筛选技术,我可以把老药的成千上万种组合筛一遍,而这种新的复方组合可以申请新的专利。
这个理念基于几个重要的假设。首先你的筛选平台必须比其它公司的更能预测临床表现。由于Schreiber是当时世界上这方面的第一把交椅,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平台确实优于竞争对手。这可能是最致命的一个错误。他们的筛选平台完全可能是最好的,但正像我们前几天讲的即使是最好的筛选技术也只能有0-1%的可能找到上市药物。这好比古时候你有世界上最好的马但也无法把你从中国带到美国。另一个问题是专利问题,但是他们后来确实拿到不少专利,当然因为没有产品上市并没有专利官司所以也无法知道这些专利是否经得起法庭挑战。第三个问题是假设你找到一个老药的复方组合能使人长生不老,你怎么能阻止病人自己买这两种便宜仿制药按你的比例服用呢?当然复杂的制剂可以作为一种保护,但肯定不可靠。最后,这种复方组合的理论基础是有些疾病需要多靶点药物控制。的确有很多药物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如多数GPCR药物,也有很多疾病需要多个药物同时使用,如现在的HCV和过去的HIV鸡尾酒。这样的药物或者依赖非常可靠的筛选模型,或者依靠非常严密的科学推理。CombinatoRx选择的是前者,但显然没有找到足够可靠的筛选模型。
这个模式失败之后他们回归到主流新药研发队伍中,公司更名Zalicus。但在这个革命大家庭里Zalicus并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和所有其它公司一样流血流汗,承担一样的高风险。去年11月其钙离子通道Cav2.2阻断剂Z160二期临床失败,股票暴跌72%,基本失去反击能力。
今天Zalicus再度妥协,不光放弃了最早的全新寻找新药的平台,连新药也不做了,而转向做仿制药了,公司二度更名为Epirus。我们以前多次讲过生物仿制药并非小菜一碟,审批标准、开发成本、市场接受成度、复杂的专利官司等多维立体风险已经令不少早期的参与者退出竞争。当然我们还是祝Epirus好运,能让患者用上较为便宜的替代产品。
CombinatoRx的故事揭示了新药研发的复杂性。当年创建CombinatoRx的几位博士后并无新药研发经验,对新药研发的复杂性显然预计不足。支持他们的投资者也可能过于投机,也可能知道风险大但因为投入不大所以支持了CombinatoRx。和其它大技术平台如抗体和昨天讲的RNA技术,CombinatoRx的投入只能算是洒洒水。新药研发捷径不多,是个靠实力说话的行业,不适合文艺青年玩酷。虽然发生过八百破十万的故事,但毕竟十分罕见。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