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人丙
【新闻事件】:复活节周末传来震撼谣言,辉瑞欲以1000亿美元收购阿斯利康。据说辉瑞已非正式提出以上述价格收购AZ,但遭到AZ拒绝。专家估计辉瑞会继续给出新的价格直到AZ股东满意。这样大规模的收购通常会导致大量裁员,所以这个周末对这两个公司的员工来说无疑是异常忐忑的。
【药源解析】:大药厂的合并和收购和撺旧车差不多,两辆旧车都不能开了,把能用的零件凑起来撺成一辆能开的车,其余的基本就报废了。辉瑞已经连续4年销售额下滑,而AZ未来5年现有产品的销售额会下跌近5成。这哥俩合并必有大规模裁员。2008年辉瑞收购惠氏前二者的研发总投入为135亿美元,去年辉瑞(收购惠氏之后)研发投入只有65亿。减少的70亿除以每个员工的平均投入即是失业的研发人员数。
除了节约开支,削减低效投入,这个收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辉瑞希望加入目前火热免疫疗法竞争,而AZ是唯一拥有PD-1和PD-L1抑制剂项目的公司。虽然这两个项目都落后于领先的默克、施贵宝、和罗氏,但辉瑞自己也有一些在研抗癌药可以和这些免疫疗法组成复方。另外默克和罗氏辉瑞也买不起,施贵宝虽然不大但又有税负问题,下面还会讲到。AZ的PD-L1今天宣布在非小细胞肺癌显示一定疗效,而罗氏同类药物则在卵巢癌显示疗效。PD-1抑制剂则在多个癌症显示非常疗效。当然AZ的糖尿病和呼吸系统产品也相当不错,会贡献不少销售。
最后一个关键因素是税负。由于美国的高税收很多跨国公司把利润留在海外,和美国政府耗着希望能有所谓的税负假日,即有短暂时间可以减少税负以便企业把利润带回美国。辉瑞就有700亿美元利润在海外,如何使用这笔巨款显然并非易事。一种办法是给股东分红,但这涉及交美国税的问题。也可以回购自己股票,但回购股票也很复杂,并有承认自己没有更好投资途径之嫌。最后就是收购海外产业,如这次准备收购AZ。AZ的产品线十分平庸,但如果收购施贵宝或塞尔基因等产品线较好的美国公司又涉及美国税率问题。现在的低利率也令资本很便宜,刺激借钱收购。
这种大型收购十分复杂,有的很成功,有的很悲催,后果难料。据麦肯锡的分析,最近的药厂大型并购总的结果是好的,但辉瑞收购惠氏是失败案例之一。合并之后如何选择二者共有的优质项目以及如何开发这些项目将是最关键因素。比如辉瑞现在产品线里最有希望的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就因收购被耽误了10年(当然给开发利普陀让路也无可厚非)。辉瑞收购Warner-Lambert之后对立普陀的开发以及Astra和Zeneca合并之后对Nexium的开发在当时是十分成功的策略,使这两次合并成为成功案例(至少在利润方面,对研发的长期负面影响另说)。但这两个都是me-too型药物。现在时过境迁,me-too药物已经是昨日黄花,这些成功已经无法复制。而辉瑞和AZ在真正创新药物的开发上胜少负多,合并之后前景难测。但今天据职业投资人的民意测验,73%认为二者合并是正确的,49%认为价格公平合理。
当然辉瑞现在还只是有收购意向,并没有真正合并。如果明年世界最大药厂叫Pfizeraz(Pfizer+AZ),别忘了靠诉大家你是从美中药源首先看到的这个名字。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