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药源通讯员
过去十几年以络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Kinase)为分子靶点的抗癌新药研发取得了良好的回报,发现了Imatinib(靶向BCR-ABL、KIT)、Lapatinib(靶向HER2)、Gefitinib和Erlotinib(靶向EGFR)、Cetuximab(抗EGFR单抗)、Crizotinib(EML4-ALK)、Vemurafenib, Dabrafenib(靶向BRAF)等抗癌药。这些分子靶点的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因基因突变被激活,而后通过不同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和增殖。换句话说,这些都是肿瘤的致病基因,抑制这些靶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增生。而且以往的临床经验证明,这些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并不是特异性越高越好,适当的一药多靶显示明显的临床优势。除此之外,Tyrosine Kinase是一个大家族,发现特异性极強的选择性Tyrosine Kinase抑制剂对药物化学家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MET也称c-Met或肝细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FG)受体,是一种络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MET一般在上皮细胞组织表达。MET的激活机制有多种,比如过度表达、基因扩增、基因变异、自源性或旁源性的HGF激活等。有肿瘤遗传学证据表明MET的变异可以致癌,且多见于多发性髓样瘤和脑胶质瘤。抑制MET可以抗癌有间接的临床证据。比如辉瑞的Crizotinib是ALK抑制剂,2011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ALK激活变异的非小细胞肺癌,Crizotinib同时也是MET抑制剂,相信其抗癌效果与同时抑制MET有关。BMS/Exelixis的Cabozantinib也同时抑制MET和VEGFR2,在2012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另外,许多TKI耐药的病人呈现MET激活,也间接地支持MET作为一个有效的抗癌分子靶点。
MET抑制剂作为抗癌药的开发也会有很多挑战。如果MET激活是由基因扩增造成,抑制MET蛋白可能进一步激活其基因的表达,产生更多的MET。真是野火扑不尽,随风吹又生。第二个难点是尚无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去确定MET过度表达的适应人群。目前的MET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因为HFG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已知的MET配体,抗HGF的单克隆抗体也可以抑制MET的信号传导。虽然和抗EGFR单抗或小分子EGFR抑制剂相比MET抑制剂的开发至少慢了十年,但以往EGFR抑制剂的临床经验将有助于MET抑制剂和抗HGF单抗的成功开发。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小分子MET抑制剂有GSK-1363089(GSK、Exelixis)、ARQ197(ArQule)、JNJ-38877605(强生)、BMS-777607(施贵宝)、MK-2461(默克)、E7050(Eisai)、PF-02341066/PF-04217903(辉瑞)、AMG-458(安进)等,抗HGF单抗包括Onartuzumab(基因泰克)、TAK701(Takeda)、Ficlatuzumab(AVEO)和Rilotumumab(安进)等。无论如何,目前证据表明MET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抗癌分子靶点。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