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茨每个新药26亿美元的估计引起某些人的怀疑。Doctor Without Boarders的负责人Rohit Malpani前天发表反驳文章称开发一个新药只要5000万美元,即使算上失败的例子平均成本也就在1.86亿美元。他引用葛兰素的CEO Andrew Witty曾说过的话“10亿美元一个新药是误传”,然后反问连大药厂自己都说开发一个新药不用10亿美元,你还能相信26亿美元的数字吗?
那么Andrew Witty到底说没说过“10亿美元一个新药是误传”呢?他确实说过,但Malpani显然是漏掉了关键的上下文。Witty当时在讨论如何降低失败率。他的原话是“10亿美元一个新药是误传因为这里包括了失败的药物”,言外之意是如果能降低失败率新药的平均成本会降到10亿美元以下(10亿美元是当时的估计)。所以Witty从来没有质疑新药的成本,只是说提高成功率会降低成本。
那么5000万美元的数字是否靠谱呢?对于新分子药物来说这个数字非常不靠谱。我只提供几个数据就明白了。前天吉利德花了1.2亿美元买了一个可以节约4个月的优先评审资格,这个药的成本大家自己算吧。制药工业每年研发总经费1000亿美元,好年头35个新药,灾年20个左右。即使数字有点水分也和5000万差太多。
Malpani接着话锋一转,说纳税人和慈善机构支付了研发费用的一半,所以药价不应该这么高。然后话锋又一转说制药工业对发展中国家关注严重不足。Ebola已经死了5000人还没有疫苗和药物。我们已经说过多次,只有高价值的新药才有权卖高药价,的确有些鸡肋药物浑水摸鱼卖了不该卖的价格,但纳税人付了一半研发费用却不知从何谈起,如果按5000万一个药算还有可能。纳税人确实资助了很多基础研究,但把基础研究转化成产品需要投资和承担风险。如果药厂占了这么大便宜为什么麦当劳没来做药?做一个新药需要10-15年,Ebola这次爆发才1年,怎么可能有药物上市?而且现在已经有药物和疫苗进入临床。
制药工业的确需要监督,但要监督到点子上。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