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风湿性关节炎药物Tofacitinib(Xeljanz)获得FDA批准,治疗对甲氨蝶呤疗效不好的患者

Xeljanz

【新闻事件】:今天FDA批准了辉瑞的风湿性关节炎药物Tofacitinib(商品名Xeljanz)上市用于治疗对甲氨蝶呤疗效不好的病人。辉瑞申请了5 mg和10 mg两个剂量但只有5mg剂量获得批准,10 mg剂量需要更多实验数据。Xeljanz售价为25000美元/年,比同类生物大分子药物便宜7%。预计峰值销售25亿美元/年。今年6月,FDA专家组以8票赞成2票反对支持该产品上市使用。

【相关事实】
- JAK是JAnus Kinase的缩写,由于现在蛋白激酶抑制剂项目太多,有人戏称它是Just Another Kinase的缩写。
- JAK是由NIH的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辉瑞1993开始这个项目,那时人们对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否成为药物还很不确定,尤其象关节炎这样的非致命疾病。最早的目标适应症是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
- 2011年4月,4个在临床实验中使用Tofacitinib的病人死亡,为Tofacitinib上市蒙上阴影,后证明其中3例与Tofacitinib无关。
- 目前关节炎市场为200亿美元,是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

【药源解析】:Tofacitinib的标签是使用甲氨蝶呤疗效不佳患者,但多数投资界分析师认为患者可能需要对同类大分子药物如修美乐反应不好才会使用Tofacitinib。Tofacitinib的主要优势是口服给药途径,但一日两次不算最理想。另外医生是否愿意离开已有很多使用经验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也不好说,尤其是其价格没有什么优势,但对新患者可能有一定吸引力。上市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医生不愿为Tofacitinib放弃使用大分子抗炎药,高达96%的保险公司不支持停止生物大分子药物而改用Tofacitinib。

【未来影响】:Tofacitinib的研究开始于蛋白激酶抑制剂还在婴儿期的90年代早期,当时做这类项目风险是很大的因为第一个蛋白激酶抑制剂格力为要等8年才能上市,而且是用于更严重的癌症。当时对蛋白激酶抑制剂的选择性和与毫摩尔浓度的ATP竞争能力都无把握。另一因素是辉瑞和NIH在这个项目上的合作。辉瑞的科学家在一次会议上和那位NIH科学家闲聊得知这个靶点,从而开始了二者的合作。这是新药研发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即勇于承担较大风险,抓住偶然机会,和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希望有人能从这个案例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更多深度解析访问《美中药源》~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Y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