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原Kite核心成员CEO Arie Belldegrun 和研发总监David Chang A轮融资3亿美元成立了Allogene。这个公司将接管辉瑞与法国公司Cellectis合作开发异体CAR-T的产品线,包括已经上临床的UCART19、UCART123和另外16个临床前靶点。辉瑞将获得25%的Allogene股权,但没说拿到多少首付。现在辉瑞这个项目有70人,其中50人将转入Allogene。受此消息影响Cellectis上扬25%,辉瑞也上扬近2%。
【药源解析】:Kite是过去10年最成功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成立不到10年去年被吉利德以120亿美元收购,是A轮融资的114倍,Belldegrun自己也获得6亿美元的大礼包。此公暴富后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即筹划创建Allogene,虽然吉利德收购时宣布Kite的核心成员将加盟吉利德。另一个CAR-T大佬诺华的合作者Carl June和Usman Azam也在产品上市后另立门户,今年A轮融资1亿美元创建了Tmunity。这显然可能对出巨资收购的收购方构成竞争威胁。
Kite和诺华上市的CAR-T疗法是自体CAR-T,虽然比较安全但是制作比较繁琐、制备成功率也不是100%。而且由于现在设施还不够完备、或有些患者身体不允许,很多晚期患者无法提供T细胞用于CAR-T制作,所以现在上市的两个CAR-T产品市场吸收缓慢。Allogene和Cellectis开发的异体CAR-T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降低异体细胞移植排斥,一个健康志愿者捐献的T细胞可以产生50-100份所有患者都可以用的CAR-T。这不仅降低了成本,更令旅行不方便的体弱患者得到治疗机会,所以业界普遍认为异体CAR-T是未来的方向。
但是自体CAR-T已经很危险,异体CAR-T的危险性可想而知。虽然UCART19去年在两个一岁左右儿童白血病患者产生可喜应答、轰动一时,但目前有限的数据显示这个疗法应答率和应答持久性都需要改善。当然更主要的问题是因为对安全性的担心异体CAR-T的开发速度比较缓慢。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去年其UCART123的BPDCN一期临床试验的第一个病人就因细胞因子风暴(CRS)和毛细血管渗透综合症(CLS)死亡。UCART123的AML一期临床的第一个患者也发生三级CRS和四级CLS,被送进ICU捡回一条命。虽然CD123本身就是个风险较高的靶点,但是这是CAR-T扩大疆土的必经之路,CD19毕竟适用人群有限。所以异体ACR-T尽管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不平的。
大药厂收购生物技术资产已经不是新鲜事,新基产品线基本是靠投资早期生物技术资产。但已经合作几年突然放弃开发现在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可不常见。辉瑞似乎对自己开发最前沿疗法信心不足,主动从操盘者变成投资者。这两位Kite老将显然对生存条件恶劣的前沿技术开发更有经验,今天两个公司股票都上扬说明投资者认为他们俩是推动这个技术更合适的人选。辉瑞肯定不会离开CAR-T领域,但估计要等风平浪静后来收购胜利果实,当然代价是要带一张10x的支票。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