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百键和卫材宣布其粉状蛋白抗体BAN240的高剂量组在一个二期临床试验中击败对照组显示一定疗效。这个856位早期AD病人参与的二期临床采用一种新颖的适应性设计,共使用5个剂量、采用Bayesian统计分析方法。试验可以在进行中做适当改动,如增加无应答患者剂量,所以结果分析比传统试验更复杂。这个试验的一级终点是按Bayesian方法对12个月数据的分析,去年已经公布错过这个终点。今天公布的是18个月时数据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结果,这是这个试验的二级终点。另外今天公布的仅是顶级分析,因为这些复杂因素详细数据能否得到专家认同尚未可知。
【药源解析】:AD是现在最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之一,而从已有数据看清除粉状蛋白积累是最可能逆转AD的手段。基因学研究显示粉状蛋白合成与AD直接相关,但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清除哪种形式的粉状蛋白可以产生足够的疗效需要制药界去发现。遗憾的是过去十几年抑制粉状蛋白合成和清除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粉状蛋白的药物无一例外在晚期临床试验失败,这包括粉状蛋白抗体、BACE抑制剂等。现在多数人的看法是即使粉状蛋白真正是罪魁祸首,如果找到介入点如此困难,制药界也不应该再投入了、而应该去开发其它机理药物。
百键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粉状蛋白的疗效,2015年百健的另一个粉状蛋白抗体aducanumab在一个一期临床也显示一定疗效。但aduc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抗体,那个试验分组均匀性,量效关系等也都存在一些疑问,这两个试验结果是否能够合在一起作为证据值得商榷。BAN2401是一个人源化粉状蛋白抗体,与其它所有进入临床的粉状蛋白抗体的结合区都不一样,但这个试验还有其它因素可能导致不同结果。除了上面提到的设计复杂性需要极其严格的技术把关外,这个试验终点用的是百键自己设计的AD复合指标(ADCOMS)。虽然这得到FDA的认同,但毕竟与广泛接受的传统指标不同、现在还缺少公认的确证数据。这个高剂量组(每两周10毫克)有多少病人也没有公开。和其它粉状蛋白抗体类似,脑水肿也是BAN2401一个副作用。据说有10%患者出现这个副作用,是否集中在高剂量组现在未知。百键只提到要与药监部门沟通,而没有底气十足地说要开始三期也有点令人生疑。最后,现在粉状蛋白二期以后临床已有几十个,只有这一个阳性结果是否可能只是随机事件?
当然如果这个结果真是可靠的,那么这对粉状蛋白假说、AD患者、适应性临床试验设计的普及、甚至整个新药研发都会有深远影响。粉状蛋白假说有基因学的强力支持,但在新药发现实践中从未得到验证。如果BAN2401有效,制药界第一次有了一个立脚点,从这开始的优化将简单很多。AD患者和看护现在太需要新药了,未来可能更需要,逆转疾病进程的新药价值难以估量。适应性试验现在还在尝试期,如果这个药物因为这样试验上市会令这种设计迅速普及。BAN2401如果最后成功说明Bapi、Sola的多个失败三期、多个高质量BACEi晚期临床的失败尚不足以推翻粉状蛋白假说,这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以后类似复杂机理的投入心态,Perseverance furthers可能会得到更深层认同。这当然是把双刃刀,虽然某些尖端难题会得到解决、但资本效率是否可持续则是另外问题。如果详细数据公布后能得到专家认同,这将成为制药史上少有的永恒瞬间、AD患者也将第一次真正看到一线希望。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