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MacroGenics宣布其改良赫赛汀、HER2抗体margetuximab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作为三线、四线药物比赫赛汀本身显著延长PFS、降低24%进展风险。本试验招募的85%患者有CD16A (FcγRIIIa) 158F 变异,在这个亚组margetuximab比赫赛汀降低32%进展风险。这个试验的另一个终点OS因死亡事件不够而无法分析,但MGNX说仅凭PFS即可申请上市、适用人群也不仅限于CD16A 158F变异患者。受此消息影响MGNX股票暴涨130%。
【药源解析】:这是一个me-better (或者叫bio-better)的成功例子,出乎很多投资者意外,所以才有130%的暴涨。赫赛汀是最早上市的抗体药物之一,颠覆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也成为史上最大药物之一。这样来之不易的靶点自然成为bio-better的主要目标,其中以罗氏自己的赫赛汀ADC药物Kadcyla最为有名。Kadcyla虽然在三期击败Tykerb,但并没有在头对头三期临床试验中击败赫赛汀,所以margetuximab应该是第一个赫赛汀的bio-better药物。罗氏的另一个HER2药物、HER2/HER3二聚抑制剂Perjeta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过赫赛汀。
Margetuximab是Fc部分优化过的赫赛汀,与抗原结合的可变区与赫赛汀一样。改造后的Fc与NK细胞各种亚型的CD16A结合更强、而与抑制性CD16B受体结合更弱,所以强化ADCC效应。这个试验招募的都是使用赫赛汀和Perjeta后进展的患者,多数患者也曾使用过Kadcyla,所以今天这个试验能在PFS击败赫赛汀出乎很多人意外。考虑到Kadcyla已经是超级赫赛汀,因为这个药物随身携带一个剧毒药物emtansine。理论上所有表达HER2的肿瘤如果能顶住Kadcyla应该百毒不侵了,但今天的试验证明Kadcyla耐药后对NK细胞的攻击还敏感。
发现赫赛汀时的动物模型基本都是免疫功能受损的裸鼠模型,这类模型主要评价药物阻断HER2信号通路后对肿瘤的影响、不适合评价ADCC效应。赫赛汀在裸鼠模型中的疗效并十分突出、尤其是在设计比较严格的小鼠实验中。有人统计发表的赫赛汀小鼠疗效有越来越轻微的趋势,说明早期的动物疗效不一定可靠。罗氏(当时还是基因泰克)早期对这个药物开发不冷不热,是在UCLA的Slamon教授大力推动才开始临床。当然赫赛汀在临床试验中疗效惊人,后来动物实验发现ADCC效应是疗效的重要部分。但ADCC效应在晚期肿瘤比较弱,可能与CD16A表达下降和变异有关。这个Margetuximab的设计理念是解决赫赛汀Fc区与CD16的结合问题。
这个产品虽然是个少见的bio-better但目前预测销售并不高(2024年2.7亿美元)。这个试验还有一个关键终点即OS尚无结果,如果没有改善OS这个产品即使上市也难以获得支付部门认同。另外CD16A 158F变异收益有多大有待更详细数据的公开,如果没有受益、甚至不如赫赛汀也会损失一部分市场。虽然应对耐药是肿瘤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领域、如EGFRi已有三代药物上市,但MGNX敢在对高杀伤力HER2药物耐受人群继续试验新型HER2药物令人敬佩,也令很多做空投资者损失惨重。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