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美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长文质疑现在的专利体制。其主要观点是专利并不能促进创新,专利制造暴利,以及现在专利期过长。该文声称除了少数行业如制药取缔专利系统对多数行业更有利。但作者并没有把制药工业完全排除在外,指出意大利在没有专利以及德国在没有物质专利时代同样发现很多药物。并指出取消药品专利可以节省大量开支,可以用其中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奖励新药来鼓励创新。
【药源解析】: 关于专利的争论从来就是无止无休,其它行业咱就不说了,只说制药行业。专利是否促进新药创新?毫无疑问。如果所有公司保密自己的新靶点、新技术、新先导化合物,那么大家肯定要做大量反复发明轮子的事情,竞争肯定会下降,创新速度也随之下降。至于德国和意大利的早期经验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在新药的最大障碍不是发现,而是临床验证。如果没有上市后的专利保护,谁会冒险花130亿买一个还在二期临床的sovaldi?谁会投资开发这个药物?如果没人投资这个产品再好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谈何创新?至于奖励体系则是原来罗马尼亚的运行模式,不可能在西方经济体系中实现。
专利是否制造暴利?无可否认少数成功者如Pharmasset,Pharmacyclics挣到到了几十倍投资的回报,但制药工业作为一个行业并非暴利行业。我以前多次提到最近十几年制药工业的萎缩趋势,几十万员工失业,好几个大制药集团消失。如果真的象作者说的那么暴利应该是有更多的就业和更多大集团出现才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市场经济有效的根本原因。年纪稍大的读者还能记得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情况。没有对成功者的鼓励就没人会冒险,也没有人会创新。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If you want something you will find a way if not you will find an excuse。
他们引用2005年数据说明专利垄断的暴利。当年美国处方药销售2100亿美元,NIH基础研究投入300亿,制药工业研发投入250亿。如果取消专利只要550亿就可持平。但这个算法实在有问题。研发不是药厂唯一的开支啊,朋友。市场、销售、管理也都是药厂正常运行的必要部门。药厂的利润率确实不低,但不是上面这个算法。如果没有专利,受伤的不会仅仅是市场销售部门。事实上最可能被砍的是研发部门,因为制药行业是研发投入占销售最高的行业之一正是因为专利保护。没有专利保护的行业如餐饮几乎没有研发。
现在药品专利是否太长?我认为现在药品专利并非太长,而是太短,导致头十年使用新药的人为所有患者买单,这也是现在药价高居不下的原因。有人说即使延长专利期新药也不会降价,但现在各国支付能力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单位时间的药品支出已接近极限,涨价空间有限。另外现在的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产品在专利还远没有到期的时候就已经被更好的产品赶出了市场,比如Incevik,Olysio等。所以专利对有些药物并没有形成真正垄断。
专利体系并非没有问题,比如去年施贵宝乙肝药物的案例。但正如丘吉尔所言,其它体系效率更低。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不仅专利应该加强,而且有一些老药的新适应症,还需要非专利的垄断制度跟进。否则类似于二甲双胍这种没有专利保护的抗衰老研究或临床试验,基本不可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