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武田和Alnylam宣布加入抗新冠病毒行动。武田将开发康复新冠患者血浆中提取的多克隆超免疫球蛋白(H-IG,代号TAK-888),希望能用来中和重症患者的病毒。武田2009年H1N1大流行时曾收集15,000升患者血浆、已经确证了该技术和生产设施,但说无法预测这个技术在新冠疗法的时间表。Alnylam说虽然他们还在早期,但应该很快能拿到一个候选开发药物。此前吉利德、杨森、辉瑞、MRNA、赛诺菲、葛兰素、再生元等厂家宣布开发新冠药物,多家知名药企形成一个联合体协调开发工作、负责人是前百健CEO、现Vir制药CEO Scangos。
【药源解析】:现在看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趋势难以很快控制,即使这些大药厂齐心合力如果不是老药新用、找到新药也至少需要几年,所以大批药厂参与说明这个病毒长期存在的可能在增加。当然国难当头作为唯一有能力阻止新冠的工业积极参与是起码的公民意识,虽然这类急性病毒感染历史上不是个盈利的行业、不过主要是因为疗效平庸。如果新冠和流感一样成为季节性疾病,疫苗倒是会成为一个盈利行业。另外新药早期开发成本较低,即使几个月之后新冠从此销声匿迹这些厂家也不会损失太多。药厂现在名声欠佳,借此机会重新做人也是一个考虑。当然也有企业也是想蹭热度提高股价。
这些药厂不仅拥有大量可供筛选的化合物、包括大量抗病毒药物,也有很多当今最前沿的生物技术。武田的这个技术当年非典时也有人用过,遗憾的是当时情况紧急没有较大规模的对照试验、所以疗效并不是很确定。今天武田说过去15年这个技术已经证明能用在呼吸疾病治疗不知根据什么。Alnylam是RNAi的领导者,已经上市两个RNAi药物。RNAi本来就是细胞对抗病毒的一个防御机制,只是过去制药业一直用这个技术用于治疗内源性疾病。虽然这个疗法在自然界已经存在,但是RNAi目前成功的例子主要还在肝脏疾病。吸入式给药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肝脏限制,毕竟新冠病毒本身也是吸入式“给药”。
我们已经讲过多次现在开发新冠病毒药物除了时间以外最大压力是缺少临床前评价体系,所以无法有效区分哪类药物最有可能成为药物、最可能成药的产品成为有效药物的几率有多大。这个问题可能更需要基础研究来解决,所以需要研究机构科学家的参与。如果建立了较好模型可以快速评价现在全世界五花八门的思路以及制药业库存的大量优质候选药物。另外新冠的严重之处在于少数人机体应答失调,控制病毒增殖到底有多大作用现在未知、尤其是错过早期干预窗口之后。流感药物需要在出现症状24小时的窗口内用药,新冠的窗口还不知道。如果这个窗口不存在,治疗策略则需要考虑如何调整患者免疫应答、这将是个较长期任务。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病毒在不断变异,现在已经持续发现多种点变异。昨天发表的最新文章显示武汉两个月来已经出现了一个比早期病毒毒性更大的亚型、并已经成为主要毒株。当然病毒变异是随机的,并非一定会变得更毒。RNA病毒缺少纠错机制,自取灭亡的变异也是可能的、只是那是我们将会忘掉它的存在。变异增加了药物和疫苗的开发难度。
任何药物都会有毒副作用,但如果风险低于收益则值得使用。现在一个大问题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病毒到底有多严重,这令药物风险/收益评价非常困难。美国传染病一号专家Fauci在NEJM发文说死亡率可能远低于1%,但今天WHO说现在估算的死亡率是3.4%。死亡率与疾病检出率直接相关,这个病有很多轻症患者所以会有很多漏检。当然死亡率只是个学术概念,目前的现实是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牺牲、包括大量医疗资源和生活不便仍有数千人死亡,这无疑是个严重疾病。我们急需高质量数据更准确评价这个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决定对疗法不确定性和毒性的接受程度。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