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默沙东宣布过去7年掌舵其百亿研发活动的总监Roger Perlmutter博士即将离任,接替这个位置的是不久前加入的华裔科学家Dean Li博士。Perlmutter是K药王朝的主要缔造者,这也是制药史上最成功的开发案例之一。但现在也有分析师质疑默沙东过度依赖这个单一产品,产品线不够多样化。
【药源解析】:Perlmutter本科与乔布斯是Reed校友,在原默沙东总裁Vagelos执教过的华盛顿大学获得MD/PhD。当了十几年教授后加入默沙东,后因未能升任研发主帅到了安进。2013年Peter Kim离开后回到默沙东,最主要贡献当属K药的精准开发。K药充分利用了当时FDA加速审批机制和PD-1这个百年一遇机理,把一期临床扩展到史无前例的1000多人、K药的多个适应症来自这个一期临床数据。在PD-1药物最为重要的适应症、一线肺癌的竞争中,默沙东高效准确地找到目前PD-1最佳伴侣、淳朴老实的化疗药物。在单方开发中步步为营的开发节奏十分老道,无论大适应症根据生物标记的人群分割还是小适应症的优先排序,K药开发的精准程度都令人赞叹。记忆中唯一大的误判是与IDO抑制剂的联用,默沙东曾一天宣布同时几个实体瘤三期临床的组合试验,结果随着ECHO301的失败基本没动静了。
如果按新分子药物数量算默沙东是历史上最多产的制药企业,是极少数能长时间平均每年上市一个以上新分子药物的公司。这样大的公司通常依赖持续发现所谓重磅药物支持增长,而重磅药物不仅要求创新度高、而且要针对较大市场。长时间做到其中一点都不容易,同时做到两点非常难、尤其年复一年地做到。尽管默沙东上市过洛伐他汀、HPV疫苗这样的首创大产品,但即大又新的产品开发风险极大。即使最优秀的企业也面临负多胜少的困境,抗凝药Zontivity、骨质疏松药物odanacatib是两个突出的例子。默沙东更多的是依靠高效率跟踪大型首创药物。除了K药这个经典例子是在O药概念验证后弯道超车外,DPP4、ACEi也是在别人概念验证后默沙东凭借高效率的研发操作后来居上,这可能是默沙东的最核心竞争力。
但是能喂饱首富的新机理首创药物并不常见,所以质疑默沙东过度依赖K药尽管不无道理但也有点过高估计了重磅新药的供应链。即使偶尔出现重磅技术或药物,你也保不齐会走眼、即使你有火眼金睛。现在火热的RNAi疗法默沙东曾经参与过,但没几年就退出了。在细胞疗法、ADC现在热门技术的布局也不如其它几个巨无霸全面,虽然最近刚刚与SGEN有了比较大规模合作。过去7年默沙东虽然与傲视群雄的80年代还不能比,但是打造出一代药王并非经常出现的事情,而Perlmutter绝对是K药的头号功臣。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