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广州日报》报道一位上海血友病患者不幸患上丙肝的故事。这位小马先生因为支付不起Sovaldi的60万元一疗程的高药价,自己花8000元找一农业厂家生产了10克原料药然后自己用挖耳勺称量出自己的剂量。最后惊险地清除了自己的丙肝病毒。
【药源解析】:药品是高度专业化的商品,其质量控制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至少称量需要天平而不是挖耳勺。药品也需要合理的剂型,但这位患者只好省了。他显然不是化学家。他从某论坛找到了Sovaldi分子结构,如果那个结构当时画错了怎么办?如果那个农药厂家合成错了怎么办?杂质不合格?晶型不对?现在看这些潜在危险都没有发生,但这位患者显然冒了极大的风险。当然患者认为不这样做的风险更大。
那么我们制药界能怎样帮助这样的病人呢?现在西方制药界对me-too药物十分不友好,但这是因为在西方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体系下没有显著改善标准疗法的新药难以得到认同。中国还是支付能力较差的国家,还不能按这个理念消费新药,应该鼓励“几乎一样,但便宜90%”的me-too类新药。假如中国某药厂有“Tovaldi”,只要活性差不多,虽然需要一天服用6次,副作用略高,但只要价格远低于Sovaldi对支付不起Sovaldi的病人还是很大帮助。至少比小马先生的办法要更安全有效。
这样的药品研发要容易很多,完全在中国药厂的能力范围内。中国的专利和药监部门也可以给予帮助。各国专利政策各有不同,虽然我们应该尊重原创厂家的知识产权,但对没有合成化合物的保护以及对显然性的定义属于灰色地带。药监部门也可以冒适当风险,根据最基本数据有条件加速批准这类颠覆性药物的me-too副本,然后要求厂家逐渐补齐数据。虽然病人使用会冒一定风险,但比等死强。
今天是西方的圣诞节,即耶稣的诞辰日,不知耶稣听到这个消息是何种心情。物竞天择的竞争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本人一贯支持自由经济。但是自由竞争不应该置没有竞争力人群的生死于不顾。作为同一个物种每个人应该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就像我们再饿也不会吃掉自己同类一样。Merry Christmas!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