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昨天奥巴马总统发表在职内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其中提到已经公开一段时间的“新登月计划”,即征服癌症。他说当年肯尼迪总统建议登月计划时我们并没有讨论技术是否成熟,但12年后人类第一次踏上另一个星球。言外之意征服癌症可以如法炮制。最后他说拜登副总统将是总设计师,要让美国成为征服癌症的国家。
【药源解析】:在所有成就中美国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恐怕是46年前的登月。登月显然非常困难,尤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但和消灭天花、小儿麻痹症比较难说哪个技术更难、对人类贡献更大。可是小儿麻痹消失就没人提了,但是月亮却一直在那。另外当时美苏竞争主要是想证明哪个制度更优越。提出登月计划的肯尼迪总统朝气蓬勃、英俊潇洒,深受美国人民喜爱。肯尼迪在登月还没谱的时候英年早逝更为登月计划带上英雄色彩。所以以后每次大型政府计划都和登月比较。
当然奥巴马并非第一个提出征服癌症的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想效仿登月计划提出向癌症开战,但40多年过去并无颠覆性突破,直到最近的免疫疗法。这也是奥巴马朝花夕拾的原因之一,因为已有不少突破性技术快速成熟。虽然具体计划尚未公布,但正如昨天讲的,技术方面主要会依托免疫疗法。在管理层面拜登说要打破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壁垒,增加数据分享。
增加科研投入毫无疑问会对肿瘤治疗有推动作用,但问题是这种使用社会资源的方法是否最有效,这些税收如果留给企业是否会有更大的研发回报。另外大并一定就好,把所有机构都放在一个框架下有好处如信息流动更顺畅,但也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制药工业最大的企业创新能力并非最强,这个道理放到其它场合也适用。
登月计划和征服肿瘤有根本不同。一是登月没有任何商业回报,除了政府组织不会有企业做这个事情。更重要的是癌症以及所有疾病药物的研发有很多未知因素,而登月的技术虽然很难但是我们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药物的开发并非投入越多钱征服的肿瘤就越多,因为新药依赖相对偶然的技术突破,这是新药的七寸。拜登计划中的免疫疗法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基本理念100多年前就有,但是10年前还被列为新药空想之首。所以更好的办法是鼓励企业冒更大、更多样化风险,惩罚模仿者。
如何鼓励企业冒险?与其政府出面整合资源,不如给企业足够的回报。总统候选人不要把制药工业当作社会公敌,国会不要总问吉利德的定价根据。贩毒行业说明只要回报足够大,创新基本能达到技术允许的理论最大值。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Pingback: 攻克癌症,近在咫尺? | 美中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