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美国FDA“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名分受到各大药厂的推崇,但是业界对其概念和影响仍感到十分困惑。比如抗肿瘤实验药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让人赞赏,它既能对致死性血癌产生良好疗效,同时又不像已上市药品那样导致很多副作用。Ibrutinib 的研发公司—— Pharmacyclics 制药公司指出,目前 Ibrutinib 已经克服了研发和监管方面的重重障碍,部分原因是因为brutinib获得了“突破性药物”资格,开发过程更符合美国FDA的监管要求。
美国FDA在2012年7月推出了“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而制药行业也非常热情地接受了这一标签。最近几个月,制药行业向 FDA 递交了大量药物的审核申请。对于一些制药公司(尤其是年轻公司)而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能够提高投资者的信心,额外增加公司的投资数额。
除了大力宣传以外,制药行业也密切关注着这一新的评审通道,以便通过这种途径开展的药物审核到底能够带来何种好处。FDA罕见病药品开发办公室(Office of Orphan Products Development)的前主任 Timothy Coté 目前在马里兰州银泉市经营着一家咨询公司—— Coté 罕见病药品咨询公司( Coté Orphan Consulting),他表示,这就像赢得了一场选美比赛似的。它并不会产生特殊的实质性结果,但是它看起来的确能给制药界带来生机。
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是按照FDA 安全和创新法案(Safety and Innovation Act)所创建的,该法案要求FDA 对那些极具前景的、治疗严重性或致命性疾病的药物进行快速审批。而 FDA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计划在药物研发早期就经常与药物开发商们进行会晤,提高药厂和FDA的沟通,共同设计出能快速有效地提供所需信息的临床试验。
制药行业抓住了这一绝好机会,迄今为止向 FDA 提交了 99 份认证申请。然而 Coté 指出,导致这一股申请潮流出现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制药商们对认证规划的认识比较混乱:FDA 不愿意对“什么是突破性治疗药物”进行详细描述,而一些制药公司又不太明确认证的标准。Coté 指出,在那些已经将产品应用于临床的制药公司中,大多数生物技术首席执行官都以为他们的药物获得了认证。——但是在去年提交的认证申请中,就有47 份被拒绝了。FDA 指出,大多数情况下,FDA 拒绝认证申请的原因是因为其临床资料不足。
波士顿马塞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肿瘤学家 Keith Flaherty 指出,缺少明确的指导方针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然而对于某些药物而言,FDA 不愿制定硬性标准其实是一个有利条件。譬如,他很高兴看到 FDA 赋予抗黑色素瘤实验药lambrolizumab “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该药有默克公司研发,是少数几个正处于研发阶段的、通过阻断 PD1 蛋白来刺激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药物之一。Lambrolizumab 仅在 38% 的患者中发挥疗效,远远低于其他一些正处于研发阶段的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答率。然而,医生们却十分看好 lambrolizumab ,因为患者能够忍受它所产生的副作用,并能对它产生超乎寻常的持久性反应。“它(lambrolizumab)获得了(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真的让我们制药界中的许多人步履轻快。”Flaherty 如此说道。“这件事情告诉我们,FDA 真正地了解到了这些药物的重要性。”
制药行业也存在着一些挥之不去的忧虑;他们担心对于那些已获得突破性药物认证的药物而言,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其他方面可能会延缓其发挥最终影响。华盛顿的患者倡导组织——癌症研究之友(Friends of Cancer Research)的执行董事 Jeff Allen 指出,越来越多的制药商们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都会使用一些医学检查方法,以选择那些最有可能从药物治疗中受益的患者。他说,新颁布的法案并没有解决这些检查方法研发过程中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加快评价和审批这些检查方法的话,那么突破性药物——即使获得了批准——可能在临床上也无法发挥其全部的治疗潜力。
尽管 Coté 是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政策的忠实拥护者,但是他也指出,该认证政策可能并不会对评审次数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 FDA 通常都会优先审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银泉市 HPS 咨询集团(HPS Group)的创办者 Steven Grossman 指出,小型制药公司可能会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它们能够利用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政策,在药物研发过程的较早阶段就引起 FDA 的关注。
金融分析家期待 Ibrutinib 能在今年年底获得批准;Coté 也认为,大多数突破性药物最终都会获得成功。他指出,如果 FDA 欣赏你现在所做的事情,那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