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航天中心慢速道
最近制药界有两个热议的话题。一个是奥巴马总统的抗癌登月计划,另一个是药品如何定价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观点是基础研究都是政府(纳税人)支持的,药厂只不过把这些发现转化成产品所以药品不应该卖如此高价。今天咱们就讲讲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几个不太广为人知、与新药研发有一定关系的故事。
首先得承认现在的药物研发几乎完全依赖基础研究的进步,青霉素(实验室偶然发现)和吗啡(民间使用)等老药在今天的研发模式中难以生存。所以基础研究可以说是新药的基石,没有基础研究的进步就没有新药的进步。但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变成新药产品却并非谁都能干的事。这里面既有很多并不光鲜但却是十分重要的细节,也有把基础研究成果治疗价值最大化的巨大风险。
肯尼迪航天中心有一段5公里并不起眼的所谓慢速道(crawlerway)。航天飞船组装之后必须运到发射台,但一般路面根本承受不了飞船的重量。这段慢速道和阿姆斯特朗登月那一瞬间的辉煌比可以说是平淡无奇,但它本身也是一个工程学巨大成就。这段路用了230万吨阿拉巴马河石,路面可以承受近2000万磅的重量,仅运载火箭的卡车就有550万磅。因为一旦偏离路面航天飞机就成了钻井器了,所以司机必须非常准确,这段5公里的路要开6小时。这些细节对登月计划缺一不可。你团队得首先意识到你需要一段什么水平的路、然后能在规定时间设计建造这段路。
新药发现需要同样全面、专业的细节。从化合物库的建立、到筛选模型的选择、使用哪些技术支持优化先导物、大量合成原料药、制剂、临床试验的设计、病人的选择、到与药监部门的沟通、市场的预测、上市后不良反应的跟踪、说服病人医生对新药价值的认同,整个过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功亏一篑。绝不是基础研究有了突破新药就自然会出现在市场上。
60年代计算机还处于少年时代,据估计当时登月控制系统的计算能力还不如现在的智能手机。要是等计算机行业再进步30年再登月估计黄瓜菜都凉了。除了计算机其它技术也都是被发挥到了极致,所以风险是巨大的。在一次地面模拟实验中三名宇航员丧生,老鹰号登月时据说只剩下17秒的燃料,阿波罗13号返航时也差点落到别的星球。但正如里根总统在挑战者号失事后所言,这是科学探索的一部分,未来只属于勇敢者。
1956年的5MB硬盘
新药开发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情况。厂家要冒极大的风险把明知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新药推进临床。新药成功了可以说是因为基础研究的进步,但是99%基础研究的进步只是浪费投资者的资本。所以不要拿着survival bias说制药工业只是从基础研究牟取暴利的投机分子。新药的成功依赖基础科学,但也离不开庞大的支持系统。更重要的是制药工业要承担高昂的失败代价才能把少数技术进步变成改变病人生活的产品。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