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日本制药老大武田宣布将以52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riad。Ariad仅有一个上市产品ponatinib (Iclusig)用于耐药CML和部分ALL和一个晚期在研产品brigatinib用于ALK阳性耐药肺癌。Iclusig 预计峰值销售5亿美元,适应症能扩展有望再添2亿美元。Brigatinib已获得FDA突破性药物地位和优先审批权,PDUFA日期是今年四月。这个产品预计峰值销售5亿美元。
【药源解析】:武田在88亿美元收购千禧药业后进入多发性骨髓瘤,今天这个收购将提高武田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地位,Ariad的产品在武田更大的市场推广下也可能有更好市场表现。因为重磅药物Actos专利已过期、Velcade也即将过期,所以武田急需补充产品线,去年公开宣布准备了150亿美元寻找100亿美元大小企业收购。虽然Ariad的产品有限,但不确定性很小。千禧的在研产品线在武田手里基本全军覆没,所以武田也没啥心情玩高难动作。
Ponatinib 和brigatinib都是用于对first-in-class药物耐药病人。Ponatinib于2012年被FDA加速批准上市,去年转正正式上市。Ponatinib本来是作为格力为的me-too开发,但选择性远远不如格力为。虽然Ponatinib因选择性低对所有对格力为耐药的变异ABL蛋白有效,但也更容易造成毒副反应。2013年Ponatinib因血栓和肝毒性曾被FDA叫停销售一段时间,后携黑框警告返市。Brigatinib思路类似,用于crizotinib耐药人群,虽然和crizotinib头对头的临床试验已经开始。
在免疫疗法出现之前,抗癌药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激酶抑制剂耐药多因为蛋白变异,所以针对变异蛋白的换代产品肯定有需求。这类靶点确证程度高,风险较小,所以为me too厂家提供一定机会。增加活性范围、对抗耐药通常以降低选择性为代价,从药化角度看也相对容易。而末线病人对毒副作用的容忍度较高,所以可以接受选择性差的后续药物。Brigatinib的me-too特征更加明显,只是用一个磷氧基代替诺华Ceritinib 的砜基加其它一些微小改动。但是耐药人群显然不如一线人群大,所以这类药物算是专科药里的专科药。ALK阳性人群本来只有5%左右,而现在已有三个上市药物。所以这类针对变异的药物虽然研发风险较小,但市场风险更大,只能依靠高药价收回成本。现在Ponatinib一年高达20万美元,继续涨价空间有限。
Ariad在2009年和礼来曾有一场著名的专利官司,和现在安进与赛诺菲/再生元的官司类似。他们的一个专利比安进的PSCK9抗体专利还广泛,保护了所有调控NF-KB这个关键转录因子的药物,结果被判专利无效。
现在Ariad这个大小的企业最受青睐,一是对收购方原有的研发、销售产品线干扰较小,另外很多药厂能比较容易找到这样规模的资金。正因为如此,这类企业的市场价不断飙升,去年竞拍Medivation盛况为历史少见。所以有些专家质疑虽然这种收购对企业文化影响较小,但这样的高价格是否能为收购者带来足够回报。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