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礼来宣布将以每股46.5美元、溢价33%收购生物技术公司CoLucid,总值为9.6亿美元。CoLucid的核心资产是5HT1F受体激动剂Lasmiditan,该药物去年在一个单剂量偏头痛三期临床中达到一级、二级试验终点。现在还有两个多剂量三期临床正在进行,如果顺利该药可望明年上市。
【药源解析】:Lasmiditan本来是礼来发现的,但2004年以100万美元转让给CoLucid,后者在投人1.3亿后今天以9.6亿把这个产品卖回给礼来。Lasmiditan游荡12年后荣归故里,CoLucid投资者也获得丰厚回报。礼来则加厚了其偏头痛和止痛产品线。礼来是偏头痛预防药物CGRP抗体竞争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其galcanezumab暂时领先但安进、梯瓦、Alder都咬的很紧。另外2013年礼来投人18亿参与辉瑞的NGF抗体tanezumab的三期开发,决心进入更广泛的止痛市场。
偏头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10%的人口有这个疾病,有2-4%人口每月有超过半月的偏头痛。目前用于缓解偏头痛发作的药物主要是所谓的色胺药物,即5HT类似物。这些药物虽然效果很好,但因为选择性不高所以不能长期使用,也有很多患者不能耐受或有禁用并发症。Lasmiditan是选择性5HT1F激动剂,没有其它色胺药物的5HT1B、5HT1D活性,因此可能安全性更好。
在已完成的单剂量三期临床中Lasmiditan确实耐受性很好,但长期使用效果还要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另外所有色胺药物都已专利过期,Lasmiditan要按新药卖高价(估计价格是老药的50-100倍)在现在的支付环境下估计只能用于对老药不耐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CGRP能显著降低偏头痛发病频率,Lasmiditan的市场会进一步被压缩。专家预计Lasmiditan到2022年的销售在5亿美元左右。
过去大药厂不愿意把在研产品转让,即使内部已经放弃。一个原因是这种转让通常价格很低。比如Lasmiditan当时卖了100万美元,礼来卖给Cubicin的daptomycin也非常便宜,好像也是几百万。这点钱对大药厂无足轻重,但是如果这些产品在别人手里成了重磅药物,当初卖出药物的决定会受到很多质疑。比如辉瑞把自己的PARPi卖给了Clovis又不得不花高价买了Medivation的同类药物,卖给Puma的Neratinib也曾有人质疑辉瑞的眼光。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以前药物相对容易找到,因为市场对低成本、低风险的me-too药物比较友好。最近找到有价值新药的难度直线上升,所以很多大药厂开始向小企业战略性转让自己不愿继续开发的项目,虽然转让价格低但一旦成功能获得一定市场权益。比如去年对冲基金Ramaswamy从武田免费拿到两个在研药物成立了Myovant,但如果成功武田会获得亚洲市场。这种产品通常已经经过高度优化和各种实验鉴定,雪藏起来实在可惜。转让给愿意承担开发风险的企业是个物尽其用的好政策。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