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昨天生物技术公司Stemline出了一点麻烦,他们的主要产品SL-401在临床试验中至今已经造成三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今年1月19日发行了4500万美元股票,但前一天(1月18日)该公司已经知道第三例死亡却没有告知投资者。Stemline昨天辩解说当时该患者死亡原因尚在调查中,但死者家属说该患者1月17日被诊断得了毛细血管渗透综合症(CLS),和另外两个死亡患者死因相同。Stemline股票因此下跌40%。
【药源解析】:SL-401是白喉毒素和IL3的融合蛋白,用于治疗一种超级罕见的树状细胞肿瘤BPDCN。SL-401在这个尚无标准疗法的罕见病产生84%的应答率,疗效非常不错。Stemline准备这个季度招募50个病人开始用于注册的二期临床。但是三例死亡可能会被FDA叫停该药物的开发,去年Juno的CAR-T也是疗效很好但造成多人死亡先被FDA叫停最后自己主动了断了JCAR015。因信息不透明而半个月损失40%的投资者也会要求调查这个事件。
SL-401和CAR-T、双特异抗体、ADC的思路类似,都是通过靶向递送把毒性极大的细胞毒选择性地递送到肿瘤细胞,从而扩大治疗窗口。白喉毒素是一个剧毒蛋白,能高效抑制蛋白质合成造成细胞死亡。据报道SL-401的IC50在飞摩尔(femto molar)级,这是难以想象的高活性。光速是速度的极限,但光在1飞秒只能走300纳米,就是一个细胞的长度。所以用这样剧毒物质做药就是与狼共舞,虽然理论上可以达到选择性杀死肿瘤,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意外。去年Seatle Genetics的ADC药物SGN-CD33A也因意外副作用被FDA叫停部分临床开发。
SL-401的毒性可能来自IL3或白喉毒性。如果IL3是毒性来源那么其它利用IL3靶向递送的药物如强生的双特异抗体JNJ63709178和Cellectis的CAR-T药物UCART123也面临不确定性。但是SL-401毒性更可能来自白喉毒素,因为CLS是SL-401的剂量限制毒性。而此之前已有一个白喉毒素和IL2的融合蛋白药物Ontak上市,也可以造成CLS,被FDA黑框警告。
和昨天PCSK9那种长期巨额投入、多层次开发的挑战不同,小生物技术公司面临的是另一类挑战。因为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小公司需要用最小投入、最短时间上市一个药物。所以通常选择没有标准疗法、临床试验投入较低的罕见病,最好不需要双盲对照试验。但这类病因为病人少所以招募病人困难,因为没有标准疗法所以需要全新的技术。小公司缓冲能力较差,应对突发事件手段有限。而投资者如同黄世仁,你走错一步就可能被腰斩。所以虽然小公司发现了很多新药,但更多的小公司牺牲在发现新药的路上。无论大药小药都是九死一生而来,且行且珍惜。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