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美国一个专利纠纷与上诉委员会的三位法官认为Broad的CRISPR 专利没有与伯克利的类似专利抵触,这个所谓“Interference proceeding”(专利抵触程序)结果令张锋暂时成为CRISPR技术的法定发明人,因为伯克利还可能上诉。因为CRISPR技术正在被广泛使用,所以这个技术的归属权一直是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受今天裁决影响,购买Broad专利的公司如Editas股票上扬30%,而购买伯克利专利的企业如Intellia和CRISPR Therapeutics股票则下滑10%以上。
【药源解析】:这个专利官司非常具有戏剧性。在2013年3月15号之前,美国一直使用一个与世界所有国家都不同的专利系统,即第一发明体制(first to invent)。这个体系是为了保护和鼓励智力有余而资源不足的小企业和个人。在这个体系下首先发明(定义为脑袋里想到某个技术核心部分,不一定第一个实现、更不一定第一个申请专利)而不是首先申请专利者为法定发明人。当然你如果有了某个天才想法但写本上就上网游戏去了不算,你必须真正努力(diligently)把这个设想付诸实践(reduce to practice)。
所以有时已经授权的专利(Broad的专利因为花了点加快费所以虽然申请晚于伯克利但授权早于伯克利)可能被后申请的发明人投诉,这时需要启动专利抵触程序。但今天的决定并不是关于谁先发明了CRISPR,而是说这两个专利申请保护的东西不同。伯克利的专利只保护了原核细胞的应用,虽然后来追加了真核细胞的claim。而Broad的专利则只保护了真核细胞,当然真核细胞对制药更关键。伯克利律师认为从原核到真核谁都想得到,但法官认为不是业界一般人员(average skills in the art)都能想到,虽然MIT的顶级科学家可以想到。
CRISPR因为简单易行所以迅速代替ZFN和TALEN成为科研和新药开发的主要基因编辑技术。CRISPR不仅可以大规模编辑基因而快速找到、确证新药靶点,而且利用这个技术的细胞疗法已经开始进入临床研究。Broad和伯克利都表示基础研究可以免费使用CRISPR,但如果通过CRISPR赢利则需要缴纳专利费。虽然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这个技术的商业价值,但业界普遍认为CRISPR有很大可能被用于治疗性药物。
最近两年的专利纠纷突然增加,显示现在竞争日趋激烈。少数优质靶点和技术往往吸引很多企业、大学同时参与,而专利要18个月才能公开,所以撞车事件增加。今年已经发生默沙东状告吉利德丙肝专利(一审吉利德需赔偿25亿)、施贵宝状告默沙东PD-1专利(默沙东赔偿数亿美元加销售提成)、安进告赛诺菲/再生元PCSK9专利(被暂时撤市,现返回)、百健支付Forward Pharma 12.5亿富马酸二甲酯专利费等专利纠纷。专利从来都是创新药的生命线,现在这条生命线的争夺则更加激烈。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