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今天辉瑞、艾尔建都承认二者正酝酿合并成为市值3300亿美元的超级大药厂。合并主要动力是恢复辉瑞自己的增长、可能减少部分税赋、现在贷款的低利率、以及合并后的成本降低。阻力包括美国政府可能会限制税收优惠、这个合并可能引发限制药价、以及收购价格。制药界平时很无聊,最狗血的事情莫过于辉瑞又要收购哪个大药厂。昨晚爆出这个消息后立即引来无数围观者。如果成交这将是本年度最大药厂合并。
【药源解析】:去年多个大药厂交换资产创造制药工业合并收购记录,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并未成功的辉瑞试图收购阿斯列康。但是辉瑞自己的产品无法支持销售的增长,今年第三季度销售下滑2.2%,所以大型收购早在意料之中。另外辉瑞是海外现金最多的企业之一,如果收购总部在海外的公司如艾尔建或葛兰素(曾被认为是热门人选之一),这些资金回到美国赋税将低于美国本土公司。但现在这个优惠是否能够实现并非板上钉钉,去年已发生过艾伯维因此不确定性而放弃收购沙尔的事情。
制药工业生存发展最核心的驱动是创新。人口在老化,社会财富在增加,多数人不会放弃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的生活方式,所以市场永远都在那儿。但是寻找真正有价值的新药却并非易事。当内部研发无法支撑增长的时候,收购就无法避免。收购本身并非坏事,成功的收购如辉瑞自己收购Warner Lambert和吉利德收购Pharmasset都大大增加了公司价值。但成功的收购几乎都是因为单个优质产品,很少有两个大公司合并能真正改善企业创新文化、实现产品线的协同互补。当然合并最大的功能是合并优质资产,节约成本,也就是裁员。
小公司的合并可以增加临界质量,以便参与市场竞争。大公司收购个别资产来弥补自己产品线缺陷或加速改变战略方向也通常被认为是创造价值的行为。但是两个大公司的合并需要整合不同企业文化、重新整理在研资产,这经常会延误或彻底终止优质项目如现在辉瑞的明星产品Ibrance当年差点被毙掉。合并通常需要关闭一些重复部门,因此对公司的稳定和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极大的影响。辉瑞是大型收购的行家里手,但除了撞上立普妥之外虽然公司不断变大但股票却一直下滑,直到最近的生物技术复兴。如果不能改善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这种靠借债购买销售额的做法只能延迟崩盘时间。
艾尔建自己对寻找新药毫无兴趣,提出要把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模式改成search and development。辉瑞虽然研发投入很大但优质产品的产出却不多,频繁错过重要产品如免疫疗法的竞争。二者合并后如何支撑庞大的销售是个问题,估计合并后会剥离出一个或几个不同业务的公司。但是如果不解决创新无力这个根本问题,只靠隔几年花高于市场价30%收购其它药厂总是有极限的。虽然合并还是可以节约成本,但是研发不断缩减、销售却不断增加有点违背常理。过去十几年药价的不断飙升起了很大缓冲保护作用,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狂欢就要结束了。这种合并是断臂求生还是只换个死法?Time will tell。
美中药源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超链接,商业用途需经书面授权。★ 请关注《美中药源》微信公众号 ★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Pingback: 成长的烦恼:辉瑞放弃收购艾尔建 | 美中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