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自然医药》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Umut Ozcan 小组的一篇文章,报道他们新发现的一个小鼠减肥药物,天然产物Withaferin。他们通过一个新颖的筛选方法找到这个化合物,然后进行了系统的鉴定。
Continue reading …新药的竞争异常残酷。和很多其它传统行业如汽车、电子产品不同,新药对产品区分有非常高的要求。竞争中领先的产品或者早于其它产品上市,或者优于其它产品,即大家常说的同类第一(first in class, FIC)与同类最优(best in class, BIC)。没有区分又上市较晚的产品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Continue reading …这周诺华同时在《自然》和《药物化学杂志》发表了他们SHP2抑制剂工作。SHP2是个非常重要的磷酸酶,在很多生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包括肿瘤生长和PD-1信号通路。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age Therapeutic的别孕烯醇酮注射剂SAGE-547在一个产后抑郁的二期临床显示疗效。在这个21人参与的临床试验中,SAGE-547快速缓解抑郁症状。70%用药病人静脉滴注60小时SAGE-547基本没有抑郁症状,而安慰剂组只有10%病人得到缓解,这个疗效持续至少30天。
Continue reading …今天Incyte的IDO1抑制剂Epacadostat和默沙东的PD-1抗体Keytruda组合作为一线疗法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式开始。这个叫做ECHO301的试验准备招募600病人,按病人PD-L1表达和BRAF变异分成多组,一级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Continue reading …2016年5月30日,FDA批准百健/艾伯维合作开发的Zinbryta(达利珠单抗)用于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达利珠单抗并不是一种新药,1997年罗氏开发的达利珠单抗以商品名Zenapax上市,用于器官移植的免疫制剂。
Continue reading …昨天《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用分子链接策略寻找mTOR耐受乳腺癌药物的文章。mTOR有分别与雷帕霉素和ATP结合的两个口袋,但这两个口袋都可能会发生变异,所以令雷帕霉素类似物以及ATP竞争性mTOR抑制剂如AZD8055活性下降。
Continue reading …前天FDA批准了首个蛋白-蛋白相互抑制剂Venetoclax,这也是继2011年批准首个通过基于片段药物设计(FBDD)技术设计的药物、BRAF抑制剂Vemurafenib之后第二个成功利用FBDD设计的上市药物。
Continue reading …一个药物在三期临床能像Opdivo、Entresto那样显著改善标准疗法是个相对罕见的事情,但这样的三期临床却是价格不菲、而且涉及病人的生命问题,所以厂家都会在相对便宜、只有动物参与的临床前仔细遴选进入临床的化合物。
Continue reading …发现新药很难已经是老生常谈。一片药其貌不扬,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一个药的准确标签和临床试验简历,更不可能理解发现过程的艰辛。即使业内人士如果没有多年经验也未必能真正体会到这个行业的艰难。
Continue reading …新药研发中药物的作用机制对研发者十分重要,著名的Sabry法则指出未知机理的药物临床开发风险高于现在制药工业的承受极限,Needleman的新药研发十诫中也指出药理必须知道药的机理。
Continue reading …今天《Nat. Rev. Drug Discovery》发表一篇由阿斯列康筛选部门副总Steve Rees牵头发表的文章,题为“Towards a hit for every target”。作者认为高通量筛选成为发现先导物主流25年后的今天,筛选技术已经开始从随机向理性过渡。
Continue reading …据今天《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报道生物技术公司Trevena的止痛药TRV130(oliceridine)在一个二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和吗啡一样的止痛疗效,疼痛指数都比安慰剂降低2.1点,但严重副作用却比吗啡低很多。
Continue reading …现代药物开发早已不是神农尝百草的模式。一是伦理上不允许,进入临床的药物不仅要有一定根据会令患者收益,更得保证安全性。二是如果不进行一定筛选,临床需要试验的化合物太多,将给招募病人带来很大困难。三是如果临床药物未经筛选,失败率会太高,厂家经济上也承受不起。
Continue reading …最近诺华的科学家在《Nat. Chem. Bio》发表一篇有趣的文章分析化合物库中很少对任何靶点有活性的化合物。在诺华至少被筛过100次的80万化合物中有14%(11万)化合物未能在任何筛选显示活性。
Continue reading …继江苏恒瑞在2013年4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交了首个基于曲妥珠单抗和DM1的ADC药物(SHR-A1201)的临床实验申报(IND)之后,包括烟台荣昌制药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RC48)等多个ADC类药物也向CFDA提交了临床申请。
Continue reading …今天《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一篇由阿斯列康、礼来、葛兰素、和辉瑞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他们分析了四个公司在2000-2010年这10年间通过临床前研究准备进入临床开发812个药物的命运,试图通过计算药物的理化性质来预测其成功率。到分析时已有605个化合物因为各种原因停止了开发。
Continue reading …最近ACS Medchem. Lett.发表一篇讨论药物化学在靶点确证(target validation)中作用的文章,引起中美两国制药界的注意。今天咱们讲讲靶点确证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