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美国FDA批准了Vizamyl (通用名:氟(18F)美他酚注射液),这是一种大脑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用放射性诊断剂,对成人阿尔茨海默氏病(AD)和痴呆症进行评估。
Continue reading …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药物开发一,能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颠峰时期他汀类药的年销售高达250亿美元。遗憾的是约五分之一的患者对这类药物有抗药性,且不少服用者产生肌肉酸痛、健忘等副作用。这类药物还诱导PCSK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9)和其底物LDL受体的表达。前者增加LDL浓度,后者清除血浆LDL。所以,PCSK9抑制剂被寄予厚望,是现在整个制约界最炙手可热的新靶点之一,有望成为下一个他汀药物。目前有近十个主要制药公司已进入临床或接近临床的同类药物。
Continue reading …现在,来自华盛顿大学和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可以检测 DNA 的特定片段,并精确找到单个突变,这有可能帮助医生诊断及治疗诸如癌症和结核病等疾病。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
Continue reading …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由乳酸(lactic acid)和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聚合而成,是一类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聚合物。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毒理以及免疫原性特征,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广泛用作微粒或纳米粒药物载体。
Continue reading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上市的药物分子有超过450个含有羧酸官能团。带有负电荷的羧酸具有水溶性高、生物利用度好等优点,是常见的药效基团(pharmacophore)之一。
Continue reading …武田制药5月20日发布了旗下一款糖尿病新药Fasiglifam的积极后期临床试验数据。在熊本举行的日本糖尿病学会会议上,武田制药宣布了该药物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数据显示日服一次25mg和50mg剂量的Fasiglifam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相关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Continue reading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弄清了细菌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的立体结构,转运蛋白能将药物排出细胞从而让细菌产生抗药性。这一发现有望帮助研发抗菌新药。
Continue reading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上周五批准了强生公司的二型糖尿病新药Invokana(通用名:canagliflozin)。Invokana属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是这类新型治疗糖尿病机制的第一个上市新药。但是Invokana的不良反应也令人担忧,尤其是该药导致阴道感染的风险增高,可能会限制其商业成功。
Continue reading …3月27日福布斯杂志一篇署名Melanie Haiken的文章称:蒙特利尔大学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普通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有可能延缓衰老和抵御癌症。
Continue reading …近日,诺华声称FDA已经批准其ALK抑制剂LDK378的“突破性疗法”资格,LDK378用于ALK阳性、克里唑蒂尼(Xalkori)治疗无效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Continue reading …Kadcyla属于一种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类抗癌药,由美国ImmunoGen制药公司研制,和罗氏属下的基因泰克联合开发,采用ImmunoGen的TAP专利技术把高活性的有丝分裂抑制剂DM1用一个稳定的硫醚健接头连接到罗氏公司的曲拓珠单抗上
Continue reading …众所周知,大约百分之二十的乳腺癌呈人类表皮细胞受体2(HER2)阳性,大量临床结果证明,使用罗氏制药的单克隆抗体赫赛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治疗,尤其在手术摘除肿瘤后和其它抗肿瘤药物联合配用,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Continue reading …在2013年2月11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了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渥太华大学的Scott A. Laurie博士等人的一项述评文章,该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在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Continue reading …【药源按】以下文章来源于《丁香园》,原文标题“TIR-199有望用于肾癌治疗 ”,担心对读者误导,从而把标题稍作编辑。实际上这个一个非常早期的实验结果,其抗肿瘤效果甚至还没有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更不用说距人体实验和上市了。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RNA病毒如何通过其独特方式逃逸天然免疫细胞监控及清除作用,并提出天然免疫识别与调控的新型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Continue reading …